发布者:蜂车车 发布时间:2019-06-14
2019年5月3日云集上市,成为中国社交电商第一股,2019年5月8日贝店官方宣布完成8.6亿元融资;云集的上市,标志着主流媒体和资本对这个领域有重点关注。那么往后社交电商应该如何发展,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呢? 我觉得有必要研究下。
一、到底什么是社交电商?先把中国的电商分类模式回顾下,重点看橘黄色的。电商分类---图片引自亿欧智库,什么是社交电商?定义为:用社交行为影响驱动用户在电商平台上下单完成的商业闭环。什么是社交行为,目前社交行为普遍认为三层关注(即:微信朋友圈,微信群,订阅的公众号)
黄色为社交电商分类---图片引自亿欧智库,再细分:有分销型,社区团购型,内容分享型,和拼购型。
二、社交电商模式比较,1、分销型社交电商:典型代表,云集,环球捕手,花生日记,每日一淘,小米有品有鱼,分销型电商的典型折特征是:“自购省,分享赚,邀请奖”的模式,通过消费转向经营者来转变,完成了用户裂变。典型分销,会员邀请奖,分享赚钱,成为会员自购能省
2、社区团购型。社区型团购,最初是由本地LBS社区社群诞生的,在社群里获得同意需求,然后团长采集,找供应链。在2018年产生了很多不错量级的玩家。典型代表以贝店为首。贝店通过LBS的社群建立,以社群KOL为节点,通过品牌直供,原产地直采的供应链体系,优选出好货正品低价。
3、内容分享型:典型代表抖音4、拼购性:典型代表拼多多社区团购的发展优势。第3、4个人认为已经成熟(3抖音为代表的内容分享。4拼购为代表的拼多多)。
三、社交电商意味着什么,社交电商意味着,用户的需求,用户的购买决策行为被前置到了社群,社交圈。而不是靠过去的平台流量来影响。 社交电商意味着以本地KOL,细分领域的社群KOL建立私域流量池,把平台的公共流量给切割了。这使得,淘宝,天猫,JD不得不 开始防御。 现在电商平台的ABM,POP模式,就是主动防守。希望KOL,已经有的社群都留在自己的平台上。由于私域流量池,不是中心化的,以个人为中心,而且变现的平台工具途径越来越多,带来了很多参与者。 私域流量池具有经营价值。头部参与者已经获利。例如早期的业主KOL,营养师,网赚圈,头部玩家获得都有获得不菲收益。重构了社交网络对于带来流量和内容价值的输出
四、个人如何参与
既然是私域流量池的社交行为驱动的商业场景,自然是和每个人的社交关系社交资源相关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KOL,去做分销,去搞团购。。不能看到朋友圈有人嗮了很好的佣金成绩,头脑一热也参与进去,陷入的循环往复的自我包装,透支个人人设,甚至个人社交价值。但在社交电商比较火的今天,个人还是可以参与一些朋友圈的主要购物渠道的。
至少有几个好处,
1、自购至少能省钱。所以,几个细分市场的品类,结合自身需求。通过社交渠道进入,往往是省钱省事有保障的。
2、可以选择朋友圈渠道的分销,社区团购。几个前几名的自建供应链的品牌微商,比如云集,小米有品,贝店这些本身在选品和供应链以及客服上做的都不错,可以选择参与。如果身边有熟悉这方面以前做代购,买手,正经微商的。如果做的还挺好,口碑不错的,他们也开始做社交电商了,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3、当然如果朋友圈找不到这样的,自己对商品内容比较有研究,对产品了解,自身的购物行为比较丰富。还能影响他人在,并且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,也是可以参与赚钱的。
挑选时你必须明白的几个核心:
1、 分销与直销只是增长策略,过去有的人用这套增长策略搞资金盘等拉人头忽悠人的项目,所以行政部门会干涉并限制其使用条件。 但刀无是非,人有善恶。2、社交电商的社交策略始终是一种用户增长策略形态,最后竞争的依然是产品的本身与用户服务。万万不可重策略,轻产品服务! 靠谱的品牌产品,靠谱的运营体系才是王道!否则透支个人信用!3、2019年是社交电商元年,再不参与的,将会错过。 试错的成本很低,但错过的成本很高。4、目前从社交电商采用的模式策略,本身的产品品牌,供应链物流,品质价格,活动力度来看。 相对比较客观胜出的是小米有品有鱼。